第656章_如果这是宋史
笔趣阁 > 如果这是宋史 > 第656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56章

  但真的就有。

  新任大汗窝阔台。

  越是资历浅薄的领袖就越急着证明自己,他有新的点子。继位的第二年,他亲自出征主持灭金大计,所制订的计划与成吉思汗的借道宋境,迂回埋伏正相反,他要强攻卫州(今河南汲县),进而强渡黄河,之后就会直面开封。

  那时再强攻开封,就可以灭亡金国,这多省事。

  窝阔台合罕认为凭籍着蒙古战士无与伦比的肱二头股可以搞定一切,那么战争机器就要以这个思路开动。这位蒙古大汗二世命令蒙古汉族系统里的史家,史开泽进攻卫州。

  金国在上一场大胜里沉醉,好多年没有舒展过的心灵变得强健,蒙军来犯是吗,打回去!金国皇帝给完颜合达增兵至10万,完颜合达给完颜陈和尚增兵至3000,渡黄河支援北岸的卫州。

  战争变得简单粗暴,像是回到了蒙古初期、金国初期的时代,两个少数民族拔出刀子来聚堆互砍,看谁先扑街……既然是这样,那么人数翻倍的忠孝军成了战场上的太阳,完颜陈和尚复制了不久前在大昌府的奇迹,他再一次击败数倍于己的蒙古军。

  之后,世界突然间安静了。

  蒙古军居然一败之后全军退走,没有再纠缠卫州。这是为什么,女真人想不通,难道成吉思汗死了,蒙古人武功全失?

  武功全失的是窝阔台合罕,他被迫回到了他老爸的思路上去。铁一样的事实让他清醒,他真的不是他老爹,而他老爹也真的没把蒙古帝国完善。

  成吉思汗拥有至高无上的管辖力度,在本族内部予取予夺随心所欲。他则不行,他对于蒙古帝国,尤其是军队,基本上只有征调权,而没有领属权。这个折扣非常大,打得蒙古大汗很是自哀自伤,他算是主人吗,行动只要一不顺,下属们立即强迫他回到老路上来。

  成吉思汗灭金计划执行。

  当年五月,窝阔台合罕下令分蒙古军为三队,他自领中路军攻河中府,下洛阳;斡陈那颜率左路军攻济南;拖雷率右路军由宝鸡南下,借道宋境,沿汉水出唐、邓诸州,从侧面迂回至金国后方。三路军相约明年春季会师开封城下。

  左路军、中路军没有什么好说的,无论是济南府所在山东道,还是位于山西永济县附近的河中府,都是蒙古人常去的地方,木华黎早就一遍一遍又一遍地杀人放火了,以蒙古大汗之威亲征,一点难度都没有。所注重的,是拖雷率领的右路军。

  难度点首先在于“借道”。

  成吉思汗觉得行,是因为“宋、金世仇,必能许我。”可惜的是,他不清楚关于仇恨,各个民族各个时代的沸点不同。

  他可以因为一位祖先被女真人钉死在木驴上,就跟金国不共戴天。女真人能够因为几斤东珠,几条人命,几位姑娘的名声,就跟辽国死磕到底,可他不清楚世上还有赵构、秦桧之类的“人”,对全体家眷被虏为奴都不在乎。

  那么还何所谓仇恨呢?

  所以拖雷想借道宋境,去抄金国的后路,本身就有先天缺陷性难度。果然,拖雷率军南下,先攻下了天水军(今甘肃天水南)、成州(今甘肃成县)、西和州(今甘肃西和西),再向前就接近了南宋的军事要塞沔州,拖雷决定展开政治攻势。

  他派使者去沔州陈明利害,无非是给俺闪条道俺替你砍仇人决不动你家一草一木之类,得到的回应是……南宋沔州统制官张宣把该使者砍了。

  理由很充分,你带这么多人想进我家之前还抢劫了俺家好几座城池还保证一草一木都不动,当南宋人这么好骗吗?!

  金国你们想打,南宋也不放过,才是你们的真心事吧。之前的“丁亥之变”早就印证了这一点,贪得无厌的东西,别想从俺这儿占便宜!

  平心而论,张宣的决定没错,这么想更没错,蒙古人从始自终打的就是这种主意,之前是打西夏不忘南宋,这次是打金国不忘南宋,总之只要蒙古帝国存在一天,那么吞噬就永不停止。这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实,但凡有点理智的人都能想明白。

  拖雷火了,以抢劫起家的寒带种族本性发作,不让道是吧,那就武力借道。蒙古军全力攻陷沔州,之后兵分两路,一路迅速向东攻击兴元府(今陕西汉中),夺取饶风关,这是原定的行军路线;另一路南下,一路抄掠蜀川腹地,直到果州(今四川南充北)。

  看样子拖雷很像是被激怒到头晕程度了,他扔下战前策略专心和南宋较劲,其实这正是他精明的地方。如果不想一路和南宋死磕,在每一座城池前都陷入苦战,那就只有在最开始进攻时就凶猛无比,让南宋不敢拒绝他的任何要求。

  他得逞了,南宋四川制置司被迫供应粮草,提供向导,送瘟神一样沿途详细指点,保证这帮蒙古大爷不走错路,不砍错人。

  拖雷有吃有喝沿汉水东下,出邓州,遥遥间对开封城形成了战略包围。

  金廷慌了,新上任没几天的金哀宗完颜守绪面无人色,大后方告急,所依峙的天险成了摆设……他骤然觉得末日临头。紧接着蒙古大汗窝阔台亲自近距离给了他迎头一棒,窝阔台合罕的中路军攻陷郑州,前锋游骑已经出现在开封城下!

  十万火急。

  再也顾不得许多了,必须调精兵回防。而精兵在哪里……潼关,完颜合达、完颜陈和尚都在那里,集结有重兵15万之众。

  金国就是这样陷入了成吉思汗给他们挖好的泥潭,就是这么的无可奈何,哪怕知道这时从潼关调兵回防是百里争利,必厥上将军的事,也没法不这么做。难道还有别的办法吗?能眼睁睁地看着都城被攻占,自己保存实力吗?

  那还有什么意义!

  金国15万精兵,其中骑兵2万,步兵13万,在公元1232年正月的严寒大雪中千里狂奔回救开封,他们不顾一切了,第一倾巢出动,没留下什么人,连潼关都不要了;第二为了速度,只带了几天的粮食,彻底轻装上阵。至于饿倒了怎么办,这个简单,只有尽快冲回都城才有饭吃。

  金国版破釜沉舟。

  这样的速度,真的似乎迎回了转机,他们在邓州境内的禹山(今河南邓县西南)处就堵住了蒙古右路军。拖雷也变得被动,他被迫兵分两路,使本就居于劣势的兵力更加分散。一部分甩开金军,继续向既定目标挺进,去与窝阔台合罕、斡阵那颜会师围攻开封。另一部分与金军纠缠,但是效果不好,金军没有被截断,连方向都没被扰乱,仍然在向开封城尽全力运动。

  这是那个时代里最艰苦的一次行军,金军行动仓促,衣衫单薄粮食缺少,恨不得一步迈到都城,哪怕立即接战,也能喘口气。

  可实际情况是,他们连眨眼都是奢侈的。蒙古骑兵仗着马快弓劲,时刻与他们保持着距离,他们行军时随时偷袭,他们每当要安帐休息时,都会有蒙古骑兵突然间蹿出来,黑暗中一阵箭雨,射得金军帐篷千疮百孔,等他们操家伙冲出来时,人早跑没影了,现场连根蒙古马毛都没剩下。

  金军没法休息。

  形势很快变得更加令人发指,蒙古兵不止在晚上骚扰,连金军白天埋锅造饭时都要来打断。这群寒带草原战士在冰天雪地里玩得很开心,时间久了,女真人发觉出不对劲。

  这到底是谁在堵截谁?

  之前15万金国精锐从潼关不顾一切急行军回救都城,拼死拼活在禹山把拖雷堵住,之后两军纠缠在一起,怎么看都是蒙古人假宋灭金的意图落空了,可现在看来,味道怎么品怎么不对。

  金军真的堵住房了拖雷吗?

  拖雷分出一部分兵力仍然向开封进军;

  金军敢就地歼灭拖雷大部队,不受这种疲劳战术的损耗吗?

  当然不敢,威胁到开封城的不止是拖雷这部分,蒙古大汗窝阔台亲征,游骑已到开封城下,那边十万火急,哪怕再大的损耗也得受着。这就造成了金军咬紧牙关不吃不喝不睡觉,时刻承受着巨大的折磨,在冰天雪地里迅速筋疲力尽。

  而蒙古军像狼群一样环峙周围时隐时现,控制着行军的速度、疲劳的程度,精确地掌握着那个临界点的到来。当时的金军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等他们走到了钧州(今河南禹县)以南的三峰山时,才猛然发现不对。

  他们竟然已经陷入绝境。

  拖雷近三分之二的兵力一直和他们纠缠,近三分之一急趋开封,窝阔台临近开封……所有的情报都直指开封,可在三峰山,金军猛然发现不仅拖雷那三分之一的兵力突然出现,连蒙古大汗窝阔台都挡在了他们的前头!

  直到这时,女真人才如梦初醒,蒙古人的攻击点到底在哪里。哪是什么开封城,根本就是潼关这支金国仅存的精锐部队。所有的调动都只为了这一个目标而服务,怎样调他们出关,怎样逼迫他们,怎样疲劳他们,怎样掌握住节奏,使包围圈形成,形成时正是他们筋疲力尽之时。

  这些,蒙古人都做到了,在河南境内的三峰山一带。

  禹县附近的三峰山,地势非常一般,只是低矮平常的三座连在一起的小山头,在全国各地都有类似的地貌。如果一定要说这座三峰山有什么特殊,那是独一无二的历史人文传说。此地是钧州,相传有钧台,是华夏第一王朝“夏”开国时,夏禹王举行祭典的地方,后来又成为夏桀囚禁商汤的地方,这些都是华夏文明的源头之处,意义重大非同小可。

  可在公元1232年的冬雪中,这里充满了绝望和暴力,15万饥寒交迫的女真士兵面无人色地在寒风暴雪中瑟瑟发抖,他们的手甚至没法握住比寒风还要冷,结满了冰凌的刀枪。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d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d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